過客2022-10-03 01:58:53
一套「陰差陽錯」的紀錄片,命運讓成品離本意很遠,走向截然不同。對照現實發展,本片更像活生生的「恐怖片」。
当局2022-10-05 11:27:12
两个故事,导演巧妙地把那个最普遍为人接受的部分拍出来。再说一遍,对黑暗的处理非常好。
熊仔俠2022-10-04 22:47:02
细思极恐的纪录片,比那些伪纪录片还要渗人。时间线的呈现上显得有些混乱,但倒也是呈现出一种有违日常的思绪。
资深低阶路人2023-08-21 03:52:42
女导演本是拍凶手工作纪录片的,正好遇到案发,全程记录下后续经过,她本人在之前也被邀请过上潜艇,幸运逃过一劫,肯定留下巨大心理阴影,和非常有可能被害的女志愿者会因此困扰一辈子吧,真惨
york2022-11-13 11:20:57
作为记录者和身边的亲历者,这是心有余悸的一次巧合和回忆。但绝对是个完美的分析人格分裂的案例。作为个体的人总是在试图拓展自己的边界,这个边界该怎么定义。一个小细节,被害的女孩本来说是要来北京了。
囍弗斯2023-04-18 14:10:41
可能导演也没有想到一个原本无趣的工作室采访最终会演变成一部关于虐杀的犯罪纪录片。故事本身可以,但拍的比较普通。
冷兵器的残泽2023-05-03 00:16:42
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作品,能够用记录片的形式拍的这么无聊,可能是因为经费有限吧。
179502023-08-14 15:52:57
太艹了太艹了……无法想象那些被“疯狂天才”光环吸引结果最后发现对方是“疯子虐杀犯”的可怜人儿要花多久才能走出来想想导演也是…本来只是想拍个发明家纪录片结果自己成了无差别虐杀案的潜在女受害者之一…求心理阴影面积…更不用说冤死深海的女记者…
酒巻香菜2022-10-05 23:56:19
拍罪案纪录片往往是费力不讨好,尤其是这种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案件,因为人们对故事已经太了解了,所以除非你能给出全新的影像信息,否则很难讨好观众,唯一的可能就是在叙事结构上能吸引人,而这个在开场十分钟内就能决定观众是不是还会继续看下去。。。
StarKnight2022-10-04 09:25:21
随机出现在首页推荐,看了。不是一部很舒服的片。有真实的死亡,残暴和冷漠,主人公的黑暗面在没有爆发之前,只被周围人当作某种人格特质:自负,爱吹嘘,夸夸其谈……罪案本身并不复杂。完全算不上高智商犯罪,而是一桩近乎自毁式的残暴行为,就此规避了正在进行中的各种不顺利。
N2022-12-15 04:10:25
拍摄到一半完全转向的纪录片,却比恐怖片更让人背脊发凉。跳跃的时间线,拼凑出一个有领导力又自视甚高的psychopath形象。Rot in hell.
star2023-08-16 12:08:27
看得出资金有限 但问题的根本还是导演 在这个故事和人物中 并没有挖掘出什么
吉法师2023-09-19 02:17:39
实际上一开始他就是最大嫌疑,但导演却不能从此处开始拍。又因为导演本人算劫后余生,采访工作也有点无巧不成书的意思,所以整体看多少觉得混乱。
画龙点睛的一笔是在结束时的那段关于变态狂的自述,谁想得到呢,原以为就是个普普通通的民科采访。
阿樂2023-08-20 21:47:21
我觉得纪录片评价看三点:题材、画面、逻辑,可惜这部只有第一点是好的。
夜阑听雪2023-08-14 01:35:03
直到恶魔露出獠牙那一刻,大家才发现一切似乎早有迹可寻,可在此之前谁都没有在意。在视频网站页面无意看到这个纪录片,原以为是今年一个来月前发生的那起潜艇事故,没想到是这么残忍变态的一个谋杀案,罪犯在片尾的那一番话简直是对自己人格的最佳诠释,果然最懂自己的永远是本人,别人看到的都是一层或深或浅的面具。再次感慨欧美有些地方真是犯罪者的天堂,谎话连篇的供述加分尸毁灭证据这样如此恶劣的行径和掩饰面前,判他重罪却还要如此波折,有些法律真不知道在保护谁。没想到这种民科造的潜艇还真有人敢去坐,即使没碰上这种预谋犯罪也不怕出意外葬身海底吗。
Solari2023-06-26 19:58:00
我想的竟然是,自己搞火箭、潜艇这种民科,真的是能上天入地的吗…男主这种庞大的ego的psycho,是该离远点,但又很charming某种程度上
哒哒2023-01-20 15:43:51
以前本科学刑讯审问的时候教授常说最可怕的情况就是知法懂法的聪明人进行有计划犯罪…………他们知道什么时候闭嘴如何闭嘴闭多久,一般露马脚都是因为想要炫耀想要被崇拜
大肚兜2023-08-14 21:34:12
这部纪录片最大的价值是它记录下了及其真实的人的恐惧,那种无知、晃神到后怕的状态,看似及其平静但却令人冷汗直冒的呆滞。但这一切都是在无意中记录下来的,若不是发生了这起及其恶性的犯罪行为,这也许就是一部非常平庸的民间科学家宣传片,所以这部纪录片的所有有点可以说都不是创作者有意或者是有策略地去捕捉记录地,它的效果更像是我们在恐怖片中经常看到的人们回看旧录像时发现地阴谋。所以这种不经意反而使它有一种非戏剧化的写实感。印象最深的就是团队中的那位女性,即便到影片最后她还仍然停留在有些失语的状态,虽然她的表述更多是难过,但实际上她的神情传递出了的是劫后余生的恐惧,因为极有可能新闻报道上的失踪女性就是自己,每当她听闻女记者的遭遇就会影射到自己身上,并且对自己深陷这场骗局之中而反复自我怀疑
红缨路贾志新2023-08-20 18:59:05
最后一段自述更可怕……
这部纪录片给人的感觉是本来想讲灵异故事,结果自己真的见了鬼
释心注2022-10-02 18:14:15
一颗星为这部片正好参与了事件发生前后,为纪录片的真实。全名还有The Submarine Murder Case. 片子拍得一般,虽然不同时间线都有指出来,但看起来还是很混乱。作为事后诸葛亮,确实发现Peter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留下了诸多线索,比如他说被审判时不会说真话,比如他主动提到精神变态者。哎,一个热爱制造火箭飞天和制造潜水艇下海的发明家,同时也是“痴迷”暴力和虐杀的精神变态者。
小胖她帕比2022-11-19 18:21:08
你与之谈笑风生、热情拥抱的人中,或许就有精神变态者
西毒欧阳大力2022-10-03 16:21:59
这纪录片最大的亮点就是“误打误撞”吧,整个拍得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好像挺多insights,细想之下除了peter madsen不小心流露出的真实自己也没什么了。
记不住密码2023-07-21 17:43:50
最后十分钟有点儿当初《纽约灾星》里那味儿。故事的可塑性很强,纪录片拍得够呛……
Wholoo2023-09-13 21:14:03
整个片子都很平,很置身事外,像一个报道而不是纪录片
橘颂2022-10-16 00:06:24
不得不承认人就是复杂的……
采访片段简直就是在看杀人预告。虽然整个片都很平,但就像是看了个潜艇无声沉稳下沉,回头返航时,满布斑驳且腥风血雨。
米米2022-12-20 19:42:57
一个能自己建潜艇的天才,却在秘密的制定杀人的计划。可惜他的聪明用错了地方。一大半的地方都在放他之前的生活。当然也是因为正好有之前拍摄的记录,大概也是因为有这些记录才有这个纪录片。但是也想看跟警察,犯人等等方面的信息,而不仅仅是由这些他曾经的朋友/伙伴说出来。整体有些混乱的感觉。片中的Sara的女生,如果不是Kim的话,被杀的那个就是她了。想想她的以后的恐惧,心理阴影太大了。片尾的审判对Kim家是些许安慰
小H2023-07-31 22:00:29
短评说elon musk丹麦分马真的特别对,自毁行径规避developmental crisis也特别对,阴差阳错逃过一劫的那个女孩儿一定一度特别迷恋他,言语神态之间都表露无遗,甚至这位纪录片导演也可以被看作是peter madsen猎物池中的潜在一员吧
HOWARD2022-10-24 22:54:38
结尾那段就是对自己精准清晰地描述,大哥你不是很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么!
Din2023-08-20 09:51:35
看完后背脊发凉 女队员 女记者 女导演 都是潜在受害者 如果没被发现 可能无一幸免
米高克凡2022-12-28 21:46:40
能把这么多细碎资料剪辑得丝丝入扣,功力非凡。根据推理,我觉得我在哥本哈根丢的钱包就是这丫偷的
走近嗑学2022-10-05 21:15:19
片子一般,变态是真变态,感觉这孙子就是为了实现变态目的而采用了研究潜艇和火箭的手段,潜艇和火箭做的跟玩具似的,还能吸引一堆爱好者,丹麦是没有航天和军工大学么……
CMq0yFn2023-04-08 19:26:44
案件本身很普通。。。只不过因为发生在潜艇上然后罪犯是个名人媒体一顿报道而已
妻倉音加2023-02-04 18:06:31
7.0。有时候现实真是比电影还离奇……事件梳理还是比较清晰的,不过犯案过程只有粗略描绘,应该是为了保护隐私吧。最后凶手说的那段关于psychopath的话非常真实了。
Mosaic Lee2022-10-02 15:43:02
一睇果個Peter就不是什麼好人了,滿嘴跑火車還在度胡言亂語說些其他的。這種人還是在這世界上有不少的!
紫藤云烟zqq2020-11-19 20:52:48
勘破深潜迷局,静待长安梦醒,一片琉璃冰心,皆付与山河月明。演角色千姿,绎人性百态,演员成毅步履不停,横冲直撞各色人生@成毅
城南小杜2023-08-17 17:29:37
拍得如此乏味,如此枯燥,让人看了昏昏欲睡,坐立难安,纯粹是浪费时间。
九离2023-09-12 19:43:23
一睇果個Peter就不是什麼好人了,滿嘴跑火車還在度胡言亂語說些其他的。這種人還是在這世界上有不少的!
阿祺2023-08-16 00:15:03
一看彼得·马德森就知道不是好鸟(额头有竖纹),且在后续拼凑的采访片段中,他在言语上多少都透露了自己变态的三观;本来金采访彼得后就准备搬来北京的,你看看,造化弄人,命运多舛!
深潜豆瓣热评
過客2022-10-03 01:58:53
一套「陰差陽錯」的紀錄片,命運讓成品離本意很遠,走向截然不同。對照現實發展,本片更像活生生的「恐怖片」。
当局2022-10-05 11:27:12
两个故事,导演巧妙地把那个最普遍为人接受的部分拍出来。再说一遍,对黑暗的处理非常好。
熊仔俠2022-10-04 22:47:02
细思极恐的纪录片,比那些伪纪录片还要渗人。时间线的呈现上显得有些混乱,但倒也是呈现出一种有违日常的思绪。
资深低阶路人2023-08-21 03:52:42
女导演本是拍凶手工作纪录片的,正好遇到案发,全程记录下后续经过,她本人在之前也被邀请过上潜艇,幸运逃过一劫,肯定留下巨大心理阴影,和非常有可能被害的女志愿者会因此困扰一辈子吧,真惨
york2022-11-13 11:20:57
作为记录者和身边的亲历者,这是心有余悸的一次巧合和回忆。但绝对是个完美的分析人格分裂的案例。作为个体的人总是在试图拓展自己的边界,这个边界该怎么定义。一个小细节,被害的女孩本来说是要来北京了。
囍弗斯2023-04-18 14:10:41
可能导演也没有想到一个原本无趣的工作室采访最终会演变成一部关于虐杀的犯罪纪录片。故事本身可以,但拍的比较普通。
冷兵器的残泽2023-05-03 00:16:42
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作品,能够用记录片的形式拍的这么无聊,可能是因为经费有限吧。
179502023-08-14 15:52:57
太艹了太艹了……无法想象那些被“疯狂天才”光环吸引结果最后发现对方是“疯子虐杀犯”的可怜人儿要花多久才能走出来想想导演也是…本来只是想拍个发明家纪录片结果自己成了无差别虐杀案的潜在女受害者之一…求心理阴影面积…更不用说冤死深海的女记者…
酒巻香菜2022-10-05 23:56:19
拍罪案纪录片往往是费力不讨好,尤其是这种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案件,因为人们对故事已经太了解了,所以除非你能给出全新的影像信息,否则很难讨好观众,唯一的可能就是在叙事结构上能吸引人,而这个在开场十分钟内就能决定观众是不是还会继续看下去。。。
StarKnight2022-10-04 09:25:21
随机出现在首页推荐,看了。不是一部很舒服的片。有真实的死亡,残暴和冷漠,主人公的黑暗面在没有爆发之前,只被周围人当作某种人格特质:自负,爱吹嘘,夸夸其谈……罪案本身并不复杂。完全算不上高智商犯罪,而是一桩近乎自毁式的残暴行为,就此规避了正在进行中的各种不顺利。
N2022-12-15 04:10:25
拍摄到一半完全转向的纪录片,却比恐怖片更让人背脊发凉。跳跃的时间线,拼凑出一个有领导力又自视甚高的psychopath形象。Rot in hell.
star2023-08-16 12:08:27
看得出资金有限 但问题的根本还是导演 在这个故事和人物中 并没有挖掘出什么
吉法师2023-09-19 02:17:39
实际上一开始他就是最大嫌疑,但导演却不能从此处开始拍。又因为导演本人算劫后余生,采访工作也有点无巧不成书的意思,所以整体看多少觉得混乱。 画龙点睛的一笔是在结束时的那段关于变态狂的自述,谁想得到呢,原以为就是个普普通通的民科采访。
阿樂2023-08-20 21:47:21
我觉得纪录片评价看三点:题材、画面、逻辑,可惜这部只有第一点是好的。
夜阑听雪2023-08-14 01:35:03
直到恶魔露出獠牙那一刻,大家才发现一切似乎早有迹可寻,可在此之前谁都没有在意。在视频网站页面无意看到这个纪录片,原以为是今年一个来月前发生的那起潜艇事故,没想到是这么残忍变态的一个谋杀案,罪犯在片尾的那一番话简直是对自己人格的最佳诠释,果然最懂自己的永远是本人,别人看到的都是一层或深或浅的面具。再次感慨欧美有些地方真是犯罪者的天堂,谎话连篇的供述加分尸毁灭证据这样如此恶劣的行径和掩饰面前,判他重罪却还要如此波折,有些法律真不知道在保护谁。没想到这种民科造的潜艇还真有人敢去坐,即使没碰上这种预谋犯罪也不怕出意外葬身海底吗。
Solari2023-06-26 19:58:00
我想的竟然是,自己搞火箭、潜艇这种民科,真的是能上天入地的吗…男主这种庞大的ego的psycho,是该离远点,但又很charming某种程度上
哒哒2023-01-20 15:43:51
以前本科学刑讯审问的时候教授常说最可怕的情况就是知法懂法的聪明人进行有计划犯罪…………他们知道什么时候闭嘴如何闭嘴闭多久,一般露马脚都是因为想要炫耀想要被崇拜
大肚兜2023-08-14 21:34:12
这部纪录片最大的价值是它记录下了及其真实的人的恐惧,那种无知、晃神到后怕的状态,看似及其平静但却令人冷汗直冒的呆滞。但这一切都是在无意中记录下来的,若不是发生了这起及其恶性的犯罪行为,这也许就是一部非常平庸的民间科学家宣传片,所以这部纪录片的所有有点可以说都不是创作者有意或者是有策略地去捕捉记录地,它的效果更像是我们在恐怖片中经常看到的人们回看旧录像时发现地阴谋。所以这种不经意反而使它有一种非戏剧化的写实感。印象最深的就是团队中的那位女性,即便到影片最后她还仍然停留在有些失语的状态,虽然她的表述更多是难过,但实际上她的神情传递出了的是劫后余生的恐惧,因为极有可能新闻报道上的失踪女性就是自己,每当她听闻女记者的遭遇就会影射到自己身上,并且对自己深陷这场骗局之中而反复自我怀疑
红缨路贾志新2023-08-20 18:59:05
最后一段自述更可怕…… 这部纪录片给人的感觉是本来想讲灵异故事,结果自己真的见了鬼
释心注2022-10-02 18:14:15
一颗星为这部片正好参与了事件发生前后,为纪录片的真实。全名还有The Submarine Murder Case. 片子拍得一般,虽然不同时间线都有指出来,但看起来还是很混乱。作为事后诸葛亮,确实发现Peter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留下了诸多线索,比如他说被审判时不会说真话,比如他主动提到精神变态者。哎,一个热爱制造火箭飞天和制造潜水艇下海的发明家,同时也是“痴迷”暴力和虐杀的精神变态者。
小胖她帕比2022-11-19 18:21:08
你与之谈笑风生、热情拥抱的人中,或许就有精神变态者
西毒欧阳大力2022-10-03 16:21:59
这纪录片最大的亮点就是“误打误撞”吧,整个拍得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好像挺多insights,细想之下除了peter madsen不小心流露出的真实自己也没什么了。
记不住密码2023-07-21 17:43:50
最后十分钟有点儿当初《纽约灾星》里那味儿。故事的可塑性很强,纪录片拍得够呛……
Wholoo2023-09-13 21:14:03
整个片子都很平,很置身事外,像一个报道而不是纪录片
橘颂2022-10-16 00:06:24
不得不承认人就是复杂的…… 采访片段简直就是在看杀人预告。虽然整个片都很平,但就像是看了个潜艇无声沉稳下沉,回头返航时,满布斑驳且腥风血雨。
米米2022-12-20 19:42:57
一个能自己建潜艇的天才,却在秘密的制定杀人的计划。可惜他的聪明用错了地方。一大半的地方都在放他之前的生活。当然也是因为正好有之前拍摄的记录,大概也是因为有这些记录才有这个纪录片。但是也想看跟警察,犯人等等方面的信息,而不仅仅是由这些他曾经的朋友/伙伴说出来。整体有些混乱的感觉。片中的Sara的女生,如果不是Kim的话,被杀的那个就是她了。想想她的以后的恐惧,心理阴影太大了。片尾的审判对Kim家是些许安慰
小H2023-07-31 22:00:29
短评说elon musk丹麦分马真的特别对,自毁行径规避developmental crisis也特别对,阴差阳错逃过一劫的那个女孩儿一定一度特别迷恋他,言语神态之间都表露无遗,甚至这位纪录片导演也可以被看作是peter madsen猎物池中的潜在一员吧
HOWARD2022-10-24 22:54:38
结尾那段就是对自己精准清晰地描述,大哥你不是很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么!
Din2023-08-20 09:51:35
看完后背脊发凉 女队员 女记者 女导演 都是潜在受害者 如果没被发现 可能无一幸免
米高克凡2022-12-28 21:46:40
能把这么多细碎资料剪辑得丝丝入扣,功力非凡。根据推理,我觉得我在哥本哈根丢的钱包就是这丫偷的
走近嗑学2022-10-05 21:15:19
片子一般,变态是真变态,感觉这孙子就是为了实现变态目的而采用了研究潜艇和火箭的手段,潜艇和火箭做的跟玩具似的,还能吸引一堆爱好者,丹麦是没有航天和军工大学么……
CMq0yFn2023-04-08 19:26:44
案件本身很普通。。。只不过因为发生在潜艇上然后罪犯是个名人媒体一顿报道而已
妻倉音加2023-02-04 18:06:31
7.0。有时候现实真是比电影还离奇……事件梳理还是比较清晰的,不过犯案过程只有粗略描绘,应该是为了保护隐私吧。最后凶手说的那段关于psychopath的话非常真实了。
Mosaic Lee2022-10-02 15:43:02
一睇果個Peter就不是什麼好人了,滿嘴跑火車還在度胡言亂語說些其他的。這種人還是在這世界上有不少的!
紫藤云烟zqq2020-11-19 20:52:48
勘破深潜迷局,静待长安梦醒,一片琉璃冰心,皆付与山河月明。演角色千姿,绎人性百态,演员成毅步履不停,横冲直撞各色人生@成毅
城南小杜2023-08-17 17:29:37
拍得如此乏味,如此枯燥,让人看了昏昏欲睡,坐立难安,纯粹是浪费时间。
九离2023-09-12 19:43:23
一睇果個Peter就不是什麼好人了,滿嘴跑火車還在度胡言亂語說些其他的。這種人還是在這世界上有不少的!
阿祺2023-08-16 00:15:03
一看彼得·马德森就知道不是好鸟(额头有竖纹),且在后续拼凑的采访片段中,他在言语上多少都透露了自己变态的三观;本来金采访彼得后就准备搬来北京的,你看看,造化弄人,命运多舛!